有关部分台企在大陆的隔离制度
Thread poster: Shouguang Cao
Shouguang Cao
Shouguang Cao  Identity Verified
China
Local time: 08:58
English to Chinese
+ ...
Sep 20, 2008

今天翻了翻一本叫《外滩影像与传奇》的书,里面提到了殖民时期上海外国人对中国人的隔离制度:

“汇丰银行不允许中国人从正门进入。华懋饭店门口曾有两块指示牌,建议中国人和绅士分门而入。汇中饭店不欢迎中国客人与外国客人同乘一个电梯。”

尽管族群之间的歧视如今仍然几乎无处不在,但我一度觉得,名目张胆地进行制度和政策上的隔离早已�
... See more
今天翻了翻一本叫《外滩影像与传奇》的书,里面提到了殖民时期上海外国人对中国人的隔离制度:

“汇丰银行不允许中国人从正门进入。华懋饭店门口曾有两块指示牌,建议中国人和绅士分门而入。汇中饭店不欢迎中国客人与外国客人同乘一个电梯。”

尽管族群之间的歧视如今仍然几乎无处不在,但我一度觉得,名目张胆地进行制度和政策上的隔离早已成为历史了吧。

一次一家台企教课的经历,让我改变了这个看法。我在昆山零星地去各企业里教英语。昆山外企不少,台企尤其多。自从一次到了一家著名大型台企上过一次课之后,每每想起台企里的名副其实的隔离制度,都会感到莫明的压抑和抑郁。

在我去上课的一家台企里,我看到部门的前台有个白板,白板上写着“值班台干”。工厂里,需要有某个级别的行政人员值班,再正常不过。但这里貌似值班的必须为台湾人,不然怎么会有“值班台干”之说呢。

后来了解,这里的行政人员有“台干”和“陆干”之分,餐厅有专门的“台干”餐厅,我想大陆人去吃也不至于会被撵出来,但把员工按出生地区分开来,总会有点隔离的意味。

再后来我又了解到,“台干”确实是严格与其他员工行政上区分开来的一个群体,他们不仅到专门餐厅吃饭,还与大陆员工穿不同颜色的衣服,工资也比同职位的“陆干”多。

将人按族群或出生地加以区分,是否违法暂且不提。但陆离制度早已不得人心,却仍被大陆台企广泛采用,这不得不说是件令人遗憾的事。作为亚洲企业的代表,台企具有与欧美企业不同的企业文化是件好事,但还是不要违反现代的普世价值观才好。

我说这个事情,绝对不是想挑起什么事端,这件事像一块心病,在我心头萦绕良久,挥之不去。几年来一直都想说出来,希望版主不要把这个贴子当政治贴删掉。原谅我并没有进行过调查,我只是在两家大型的台企和数家欧美企业里教过几次课。以上的描述只是我的个人感受,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Edited at 2008-09-20 10:37]
Collapse


 
lbone
lbone  Identity Verified
China
Local time: 08:58
Member (2006)
English to Chinese
+ ...
东亚的等级观念 Sep 20, 2008

如果说餐厅分开,是因为人群有文化差异。工资不同,是因为不同社会群体愿意接受的薪资不同,衣服划分不同颜色,就确实让人觉得别扭了。

按人划分等级观念似乎是东亚人的通病。不能说西方人没有,但一般也只是以比较虚伪的方式表现,没有这么明目张胆。大部分群体对内已经通过一定的社会手段促进了内部在人格和名义上至少趋于平等,但对其他群体做不到。

如果台湾和大陆的大部分人都完全不能接受这种关系,这种现象在大陆台企也不容易存在。

这类社会问题,要和政治无关,基本没法做到。政治是社会的基架,一个出了明显问题,另一个也逃不脱干系。

[Edited at 2008-09-20 03:36]


 
Shouguang Cao
Shouguang Cao  Identity Verified
China
Local time: 08:58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台干” Sep 20, 2008

同意 lbone 的观点,员工与企业是简单的契约关系,一个员工拿多少工资是他与雇主之间的私事,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不满意你可以走人。

但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台干”这种公司里的官方称呼。在公司的公告板上,我们可能会写“值班经理”或“值班人员”,你会写“值班河南人”么,你能想像像微软这样的公司会写“值班欧美干”?

[Edited at 2008-09-20 04:38]


 
redred
redred  Identity Verified
China
Local time: 08:58
English to Chinese
+ ...
贫与富 Sep 20, 2008

六十年代的美国不也一样,引"1954年前有17个州及哥伦比亚特区在教育方面存在种族隔离的法律。不少城市住房明显地划分为白人区、黑人区及其他种族区域。交通方面有13个州规定老种族隔离,黑人同白人不能同坐一个车厢,连餐车、卧车、厕所、售票口、候车室、行李室、出入口都实行种族隔离,飞机虽然例外,但在机场上也有种族隔离."

以投资者给予恩赐的身份,我就亲耳听一名来自台中的“台干”对供应商说,"台湾人素质比大陆的高,但大陆工资胜在便宜,相同工种的工资只有台湾的十分之一"。普遍地,我们看到的和大家反映的基本是类似情况。

[Edited at 2008-09-20 04:06]


 
Alan Wang
Alan Wang  Identity Verified
China
Local time: 08:58
English to Chinese
+ ...
mmm... Sep 20, 2008

台湾毕竟还是中国文化的地域。。。再说,如果让台湾人立马接受普世价值,按它行事,而大陆官方的一些精英知识分子还在怀疑有没有这个玩意(普世价值),那岂不是自掌嘴巴?呵呵。

不提国内的身份证和暂住证了。。。






[修改时间: 2008-09-20 04:35]

[修改时间: 2008-09-21 13:08]


 
Wenjer Leuschel (X)
Wenjer Leuschel (X)  Identity Verified
Taiwan
Local time: 08:58
English to Chinese
+ ...
在中國是這麼稱呼台灣公司派去的幹部的嗎? Sep 20, 2008

Dallas Cao wrote:

但让我感到惊讶的是“台干”这种公司里的官方称呼。在公司的公告板上,我们可能会写“值班经理”或“值班人员”,你会写“值班河南人”么,你能想像像微软这样的公司会写“值班欧美干”?


在台灣他們並不被這麼稱呼的,這裡公司裡的幹部就是幹部而已,不管他的國籍是何。此外,外籍幹部在台灣也不會稱為「外幹」,而是同樣以職位稱呼,並不分為「台幹」和「外幹」。

至於在台灣漁船上工作的中國籍工作人員稱為「大陸漁工」只是由於出入境手續需要而與「台灣漁工」做了區別而已,在工資上並沒有差異。

我請同事幫我翻譯,事實上也從來沒有台灣和中國大陸同事的酬勞差異,這點還曾經有台灣人在論壇上做了抗議,認為我差別待遇了。其實,完全沒有那回事。至於所謂「同工同酬」,這判准很難認定,所以借用這個名義作為表示差別待遇的理由是很容易的。只是,有時反而是台灣的同事比較計較些,中國大陸的合作同事大多很容易和我達成協議。需要中文簡體翻譯,我當然優先考慮在中國大陸的同事,不會以台灣的為先。反之亦然。

老實說,有什麼好分哪裡來的幹部的?辦事的能力才是考慮採用的主要因素。


 
Shouguang Cao
Shouguang Cao  Identity Verified
China
Local time: 08:58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国际视野 Sep 20, 2008

如果在大陆投资的台湾商人都有 Wenjer 的国际视野,估计就不会搞什么陆干台干的区分了。

大陆有很多欧美企业,也并没有“外干”“日干”,甚至“韩干”之类的区分性称呼。

这里有一个关于“台干”问题的讨论,Wenjer 有机会可把这个问题放在台湾的网络论坛上,让大家讨论一下,讨论总会有助于大家意识到它,并有助于消除隔阂。

http://www.iso.org.cn/club/showtopic.asp?page=1&Topic_ID=1804&forum_id=83




[Edited at 2008-09-20 10:10]


 
Wenjer Leuschel (X)
Wenjer Leuschel (X)  Identity Verified
Taiwan
Local time: 08:58
English to Chinese
+ ...
互相尊重 Sep 20, 2008

Dallas Cao wrote:

如果在大陆投资的台湾商人都有 Wenjer 的国际视野,估计就不会搞什么陆干台干的区分了。

大陆有很多欧美企业,也并没有“外干”“日干”,甚至“韩干”之类的区分性称呼。


其实,这不是有没有“国际视野”的问题,而是互相尊重的问题。

比方说,今天中午我和朋友到一家新疆小吃店吃中饭,那位先生是从新疆来的回族人穆斯林,太太台湾本地土生土长但皈依了伊斯兰,我看他们生意并不怎么旺盛,只是能够维持而已,但我一表明我是台北清真寺的朋友介绍来的,他们就很热情要我们到一张面对电视机的桌子一面吃饭一面看他们搜集的北疆风光,又和我谈了许多桃园中坜龙冈清真寺的活动。我虽然不懂他们的习俗,但是入境随俗,我表示参加过龙冈清真寺的礼拜仪式,觉得那里的人都很和善,奇特的习俗我不懂,但我觉得有趣。两夫妇就分别向我们解说那些仪式的意义。

他们说在龙冈的清真寺让他们觉得比较亲切,台北的稍微陌生些,因为龙冈的都是云南、泰缅等地过来的穆斯林,语言习惯和吃食比较相近,在台北的清真寺大多是中东来的穆斯林,本地的穆斯林反而少。我说我能理解,也解释了我和台北的穆斯林较接近的原因--毕竟外交圈子里中东国家派来的外交人员都在台北,那些例行酒会上总是要和他们见面,所以偶而私下也会相约在台北清真寺做完礼拜一同从事一些活动,台北本地的穆斯林反倒极少接触,而且台北也不像桃园中坜龙岗这里的穆斯林这么集中,单单这十六平方公里内就可以找到五家清真餐馆,人比较接近些,不像台北那样,大家难得一见。

我另外询问了几位在台湾的维吾儿人近况,两夫妇也热情地一一介绍。吃了一个半钟头的饭,要结账离开时,我发现他们算少了,就说:“怎么这么便宜?你们少算了什么吧?”那位太太点了点,说:“喔,果然少算了。”我把该付的钱给他们,也祝福他们生意兴隆。如此,大家都很愉快,并不觉得文化上的差异造成什么不便。虽然我观察了他们的菜式和经营的方法,心里滴咕着可以建议他们更加推广给非穆斯林食众的拓市方法,但毕竟第一次来人家的店,不好干预太多,只说了下次再来会尝尝我今天还没点的什么菜式。

这个例子说明的是,人的感情建立在往来中的“互相尊重”顶上。入境随俗,不要做不必要的批评。虽然我觉得他们只要稍稍改变拓市推广的方法,生意可以做得更好,但看他们的店面整理得干干净净的,生活状况也和一般穆斯林的规律相符,精神上得到满足,待人亲切诚恳,为什么要提出某些看法让他们感到不足呢?

回到台湾企业在中国的问题。我不想进入政治的谈论,但这和政治有相当大的关联,所以我从远处说起,以免一下子就触犯了这个论坛的规矩。

在中国的历史教育里,台湾毫无疑问属于中国,但在台湾本地人的认知上,中国只是曾经统治过这个地方的国家民族之一,二战后由于中国的国共内战造成国民党必须把政府机构迁到原本代表二战参战盟军接收的台湾来,而在美国为了抵制共产主义扩散所采取的纵容政策之下,国民政府得以在台湾高压统治生根。由于这样的历史,台湾在融入大中华的过程中,从八零年中国开放改革到此时的这个阶段里,台湾本地人进入中国从事企业、商业的身份地位在中国国内的政策上有些差别待遇。从八零年代的三大件、五小件,经九零年代的台商优惠政策,到今日的台企内部组织差别待遇,这些都是历史遗留的因素所造成的现象。马英九就职时的演说中提到,台湾与大陆的差别不在于主权,而在于生活方式。简而言之,是文化上的小小差异。明白这种差异造成的原因,尊重台湾在中国的企业内部文化的形成,我想应该很容易解决所谓“台干”的差别待遇问题。

在台湾的外国企业派来的干部,他们的薪给待遇当然和本地雇用的干部有相当的差别,那是因为他们属于母公司外派的人员,他们的家属与他们分开居住,费用当然增高,企业公司需要他们的才能,所以给予待遇方面的补偿。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因此,在台的外国和本地的干部虽然在名义上没有所谓“台干”和“外干”的区别,但在薪给待遇上绝对有差别的。如果外国在台湾的公司已经运营到了走上令母公司满意的、符合公司文化的轨道,母公司派来的干部自然会逐步减少。台湾企业在中国的公司其实也是这种情况。理解了,自然会互相尊重,不会让自己给人类最低下的情感(由于互相比较而产生的嫉妒心)牵着鼻子走,说出一些伤感情的言语。想想那些所谓“台干”在台湾嗷嗷待哺的妻子儿女,大概就能理解他们的薪给高于在地干部的原因。

我说的这些,一则无干政治,二则无干“国际视野”,纯然地是从人类基本需求平等的立场出发,找到“互相尊重”的解决办法。


 
Michael Arnold
Michael Arnold  Identity Verified
China
Local time: 08:58
English to Chinese
+ ...
莫谈国事 Sep 21, 2008

无语

 
Wenjer Leuschel (X)
Wenjer Leuschel (X)  Identity Verified
Taiwan
Local time: 08:58
English to Chinese
+ ...
人类的远近亲疏关系 Sep 21, 2008

lbone wrote:

如果说餐厅分开,是因为人群有文化差异。工资不同,是因为不同社会群体愿意接受的薪资不同,衣服划分不同颜色,就确实让人觉得别扭了。

按人划分等级观念似乎是东亚人的通病。不能说西方人没有,但一般也只是以比较虚伪的方式表现,没有这么明目张胆。大部分群体对内已经通过一定的社会手段促进了内部在人格和名义上至少趋于平等,但对其他群体做不到。

如果台湾和大陆的大部分人都完全不能接受这种关系,这种现象在大陆台企也不容易存在。


1982年秋天,我在夏季旅游旺季打工后,陪着一位从美国来到德国的女生一同到德国中部小镇拜访她的德籍男友,也是我在德国最早期的朋友之一。我们在五个小时的火车车程中谈论了许多人类的问题,其中谈到黑人在美国的处境。

她说,黑人有他们的族群,他们之间高兴怎么往来都行,就是不要跟我们搅和。我听了有点讶异,但是礼貌上还是没有做怎样的表示,只说:“我也不是白人,那不就应该只和我同属的亚洲族裔往来了?”没想到这位女生居然回答:“你是不同的,你具有白人社会文化的教养,很好相处,我和马丁从来没有觉得你是异族。”这下我更惊异了,因为我心想着当时我属意的一位非洲嘉纳来的女生,她的生活习性和思想模式几乎和欧洲人没什么差别,就是皮肤是黑的,所以她在我打工的机构里一般不容易融入群体里,我怎么让这些欧美朋友明白,肤色和文化差异其实都不会改变人类互相交流的需求,友谊和爱情也都是在交流的需求中产生的。

在德国中部小镇上停留在马丁的住处一个星期里,他们两人亲近,我不打扰他们,白天利用时间找些马丁书架上有趣的书籍阅读,晚上我就去镇上的小酒馆和当地人打屁、砍大山。怎的都不觉得自己是在那个社会之外,虽然必须时时注意周遭人们对我的反应和他们之间的关系和关心,至少我知道我的出现没有造成他们的拘谨。

异类、异族在一个同一性较高的社群里容易被排斥,这似乎是很正常的。但问题总是双方面,人类个体为了求存,很自然会做某些适应性的调节,让自己和周遭环境的关系能够不至于断绝。在东亚的社会如此,在欧美的社会也没有不同,重点在于建立互相尊重、能够理性交流的关系。

许多人说德国社会排外,但我在德国所感受到的和在其它国家所感受到的亲疏关系几乎是相同的。最明显的是,今年七月在德国拜访朋友和客户,在朋友圈子里的言谈与在客户交际中的言谈有很大的不同。客户可以成为朋友,但由于工作上的缘故,交谈的方式会稍微拘谨些,会避免触及对方不愿意暴露的商情,以免让对方感到商务上的威胁。在朋友圈子里,情况大为不同,那是由于每个人的工作圈子不同,互相透露生活和工作范围内的事物不会造成顾忌。

人类的社会里,不管在哪个地方其实都会很自然形成等级的区分。比方说,上上个星期五晚上台风天,我出席墨西哥的国庆酒会,很自然选择了不是我平常的穿著,因为在那样的场合里会遇上的各国人、各文化来的人都属于另一个等级的人,包括台湾本地受到邀请的人也不是一般百姓,如果穿著不适合那样的场合,一方面给主人失礼,另一方面给自己造成与别人隔离的因子。简单说,人类的基本需求固然相同、平等,但在社会运作中必然有群体和层级的差异,自己知道如何适应,那会是比较重要的。在社会主义国家的教育中提到所谓的“阶级意识”,事实上在任何社会的运作中,每个成员都必然有阶级意识,否则个人在那个社群里很快就会感到格格不入。

As a matter of fact, even when you don't call a spade a spade, a spade remains a spade. 西安人即使不公开叫居住在西安的河南人“河南担子”,心理上终究还是区分着西安本地人和河南来的外地人。这不过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远近亲疏的关系而已。在西安居住了几个世代,河南人也成了西安人了。其中的融入过程是经过许多适应的调整。其实,要让台资企业在中国不叫台湾去的干部“台干”,那还不容易?一纸行政命令就解决了!从今起,所有的公司干部都只叫“干部”,不准分别叫成“台干”和“陆干”或“内干”。问题是,双方在心理上是否也消除了地方性、社群性的差异?!更别说台湾去的干部在台湾有他们家属的期望和需要的照顾,公司把他们派到远地,能够不给予适当的补偿吗?那些在薪给上的差异必然造成阶级上的、等级上的差异,岂只是在职称上的划一可以消除的?

依我个人的看法,个人与族群的差异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可以是政治性的问题,但追根究底是个人适应社会环境的问题。小黑猫闯入大黄狗的群体里,还衅衅作势,不被咬死才怪!


 


To report site rules violations or get help, contact a site moderator:


You can also contact site staff by submitting a support request »

有关部分台企在大陆的隔离制度






Wordfast Pro
Translation Memory Software for Any Platform

Exclusive discount for ProZ.com users! Save over 13% when purchasing Wordfast Pro through ProZ.com. Wordfast is the world's #1 provider of platform-independent Translation Memory software. Consistently ranked the most user-friendly and highest value

Buy now! »
Trados Business Manager Lite
Create customer quotes and invoices from within Trados Studio

Trados Business Manager Lite helps to simplify and speed up some of the daily tasks, such as invoicing and reporting, associated with running your freelance translation business.

More info »